成都心理咨询 | 成都心理咨询专家 | 联系我们
 

心理学知识

从精神分析谈人生

来源:管理员 发布日期:2014-10-12 浏览数:1043 【收藏本页】

 从精神分析谈人生

注:本文为老年媒体所写。 

老年人心理方面的问题,大体有以下方面。

从老年人的角度来说:

第一,怕病,怕死;

第二,子女不来看自己,不理自己;自己努力做事帮助子女,却费力不讨好;

第三,成天不知道干啥。

从子女的角度来说,

第一,老年人装病,疑病;

第二,老年人唠唠叨叨没完,自顾自的说自己的,说的话一句有用的没有,还死拉着你听。

第三,老年人不安分,四处惹事,或者搀和子女事务。

用精神分析来解释这类事情,这些问题的核心只有一个,就是老年人内心的孤独感——害怕被抛弃,害怕被孤立。这个抛弃,是情感上的抛弃,事实上的抛弃,这个有法院处理。

人都有社会归属的需要。

每个人,都有其社会角色、社会地位,人们从中获得归属感,所有的人都会有被抛弃的担心,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融入社会的方式。

小孩子呢,虽然不干活,但他是希望。

中青年呢,是社会的主干,是劳动者。

老年人呢,则好像没有用了,身体衰弱体力降低了,感知觉也不灵敏了,好像没有社会价值了。于是人们就担心会被这个社会,被家庭,被世界所抛弃。

精神分析学者曾奇峰说,人们怕死的实质是害怕被人群抛弃。

于是呢,有些老年人就自觉不自觉的装病,疑病,以此来获得子女的关注;有的老年人则讨好子女,帮助看孩子做家务啦,孩子有事情她也要搀和搀和以获得存在感——这个婆婆做的多;有些老年人则死小心眼,一分一厘的钱也要紧紧地攥着;唠叨呢,有的则是他以过去的辉煌经历获得现代年轻人的关注,有的则是为了干涉子女事务。

中国人最悲哀的人是青少年的时候四处讨好,唯唯诺诺,什么事情不敢做,也没学个本事;中年了又想起创业了,抛妻弃子发起了少年狂;到了老年了,又害怕子女们不管他,拖着残躯天天跟子女纠缠,反而真的被子女抛弃,一个人孤苦伶仃的过日子。

靠自己努力劳动,靠自己的人生经验,或者靠疾病等来吸引子女,这个是行不通的了。现在社会变化日新月异,中青年都跟不上小学生的发展进度了,何况老年人呢?

老是病呢,唠唠叨叨的惹人烦,如果方法激进一些呢,则只能让子女躲得远远的,还被子女说成为老不尊。前几年有个人大代表,就提议立法让子女去看老人,这个提案不予置评,但这个想法本身,就反应了老年人内心的渴望。

那么,老年人该怎么办呢? 

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,不同年龄段的人,有不同的任务,扮演着不同的角色。

青少年要像盘古,开天辟地。青少年的奋斗,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。

中年人要像日月,泽披苍生。中年人的奔波,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广度。

老年人则要像如来,道法无边。老年人的修为,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深度。

老年人,要做精神领袖,要像神一样,是用来拜的。

你看宗教圣地里的神仙雕塑,宗族祠堂里的祖宗画像,人家只是个泥胎,天天世界各地的人都来拜,人们拜的是什么呢?这些泥胎,还真能为人们带来什么实质上的好处么?

从现实角度来说,老年人学习一下宗教、哲学、易经、心理学、中医,做一些心灵修炼自我修养方面的事情,也是比较好的。 

其一,哲学家的工作,就是沉思;和尚修炼,就是坐禅;道家练功,就是观想呼吸。总之,在屋子里一个人就可以做了,又简单又不累又不花钱,累了躺下睡就行。

其二,老年人比较容易静心。一是生理欲望没有那么多了,比较平静了;二是社会事务也没有那么多了;三是自己有积蓄有子女养着,也不用操心吃饭的事情。

其三,老年人各种事情都经历过了,有足够的事情足够的体验去分析研究。

思想能让人生升华。

这样情感需要得到满足,孤独感消除了,归属感有了,身体还不累;心情好了,身体自然会好,气质也会上来了。

懂中医的人会明白气的作用,情绪和气的关系密切,正所谓心平气和,它俩基本上就是一回事。气顺了,身体里没有郁结,就不会有病,到时候仙风道骨的在椅子上一坐,白胡子头发长长的一飘,谁见了不想来拜拜呢? 

知识背景:

精神分析学派是心理学流派中最重要的学派。精神分析心理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,是西方颇有影响的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,由奥地利医生西格蒙德.弗洛伊德创立。

精神分析在根源上,和易经是一样的。它们的区别就是同一现象用不同的名称来表达——就好像香蕉在中国叫香蕉,在美国叫banana

 

版权所有 (C) 2021 成都市心灵空间文化传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.关于我们 | 服务项目 | 专家团队 | 联系我们
乘车路线:地铁一号线金融城站A出口前行300米左侧

蜀ICP备13020453号-1  网站建设:成都元鼎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