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心理咨询 | 成都心理咨询专家 | 联系我们
 

心理学知识

神奇的家庭教育工具——“行为补强原理”   

来源:管理员 发布日期:2017-01-20 浏览数:939 【收藏本页】

  

    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色表现,并具有责任感、承担力和遵守行为规范。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单纯使用告诉孩子“你应该怎么做”是不够的,而应该恰当使用“行为补强”的方法使你的要求变成孩子的自觉行动或习惯。

 

    作为儿童阶段的孩子的父母或监护人,我们常常关心这样的问题: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?怎样才能让孩子按时起床、定时刷牙、收拾好自己的衣服和房间?怎样才能教会他们更好的管理自己的钱并合理花钱呢?要注意,孩子的上述方面的不良表现并不是在与父母对抗,孩子的不成熟和幼稚是可以理解的。因此,对待这些行为,不能简单采用惩罚,特别是对于年龄超过六岁的孩子,惩罚的效果将大打折扣,这样既不公平也不解决问题。精明的父母可以用一个更好的方法——补强法则,即:通过对孩子好的行为进行奖励,使其产生好的感受。我们需要相信,对孩子而言(而不是像对小白鼠而言),一种带来好的感受的行为就会重复出现,一种带来坏的感受的行为则不一定会消失。

 

(一)必须马上给予奖励

    奖励对塑造人的健康行为收效很好,但毫无计划地、仅凭父母的心情好坏给予孩子礼品、奖品是不适宜的行为。正确的奖励必须遵循“立竿见影”和“恒定对等”的原理,即在孩子出现令人满意的行为后的短时期内及时给予奖励,并且依据既定规则执行奖励。因为大多数孩子都不够成熟,没有成年人的理解力和包容力,如果一个奖励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兑现的话,他们就会觉得那个目标似乎无法企及。请记住,奖励的力量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弱。  

 

  对儿童阶段的孩子来说,不推荐使用实际的金钱进行奖励(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要么对金钱没有概念,要么过早建立金钱概念对成长不利),而建议使用“代币卡”或称“代币符号”。下面的图表是心理辅导老师根据补强原理和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,帮助一对父母为一个7岁女孩“小红”设计的(代币)奖励方案。左边是父母希望小红做到的或鼓励出现的行为,数字代表如果完成这个行为,可以得到的奖券(或代币卡)数量;右边是可供小红自由挑选的奖品,数字代表小红挑选这种奖品应付出的奖券数量。这个图表是由小红、爸爸、妈妈和咨询老师一起讨论决定的。

 

    当然,上述内容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。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问题是不同的,他们所喜欢的奖品也各有偏好。父母可以针对自己孩子的情况和家庭具体情况设计,也可以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来设计、更换。

 

(二)奖励不一定是物质的

    任何让孩子满意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奖励的手段。譬如,一个年龄较大的青春期孩子,也许宁可得到父母一句发自内心的赞扬而不是一张百元大钞。孩子及成人都在不断地寻求着爱、认同、社会承认和自尊心等内在需要的满足。既然我们都曾十分依赖于亲人、朋友、伙伴、老师,想从他们那里确信我们被爱、被尊重、受欢迎、有价值,孩子与我们成人相比那就更依赖于父母、老师、同伴对自己的评价了,他们很想知道父母对他们是怎么想、怎么看的?——其结果是,语言奖励可以成为促进孩子良好行为的最有力的手段。

 

  当然,父母错误地使用语言,也是造成孩子各种情绪、情感和行为障碍的罪魁祸首。例如:同学说:“看,小马过来了,他是学校里最讨厌的学生。”老师说:“阿秀真是个大笨娃!她在班上从来没有回答正确过任何问题。”爸爸说:“看到你就心烦,长大以后会有什么出息?要不信你走着瞧!”听到这样尖酸刻薄的话,他们会感到“钻心似”的难受,从而在以后改眩易辙,正如你言语预示的那样,好不起来了。小马可能会变得离群寡居、自闭害羞;阿秀可能对功课越来越没有兴趣;那位受父亲责骂的孩子会感到“父亲鄙视我、不爱我了”,可能越来越自卑,真的没有出息了。

 

  对孩子的不良行为,父母的首选策略不应该是惩罚,而是取消奖励,以此表示否定或不赞成就可以了。还应该注意的是,奖励不是灵丹妙药,过滥地、随意地使用奖励也会使奖励贬值,以后再使用便没有效力了。因此,如何正确的使用奖励手段,是子女教育的艺术,也是科学。

 

  通过物质奖励养成的行为,虽是正强化的结果,但在奖励很久不出现的时候也会消失。精神奖励则不然。因此,语言鼓励(语言补强)应贯穿“父母——孩子”关系的全过程。

 

(三)父母常常对不好的行为补强,无意中“奖励”了孩子的不良行为

 

     让孩子的不良行为成功地达到目的,就是在奖励这种不良行为,这是父母们极易犯的错误,尽管这种“奖励”并不是父母有意提供的,但客观上却起到了强化孩子不良行为的作用。例如:婴儿的哭闹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,告诉大人他饿了、累了、不舒服了、想大小便了。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阻止他们哭叫,但总是可以将此行为的奖励降低到最低限度,而不至于让他小题大做,动辄哭闹不休。如果婴儿每次一哭叫,父母就立即将他抱起来或者摇晃他的摇篮,他很快就会感觉到“哭闹”与大人“关照”之间的关系,这就强化了哭闹行为。和父母“顶嘴”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,其动机或许是想让父母气恼,由此产生“他们在乎我”或“气死你又咋地?”的病态快感。如果父母真的很生气,或者焦虑不安,或者气急败坏,孩子就会产生快感,那就上了孩子的当!正确的做法是,对待婴幼儿,当出现一般性诉求的哭闹行为时,过4、5分钟才去“关注”一下就可以了,并非必须立即关注,这叫延时满足。而对于那些快要长大成人的孩子,父母在清楚表明自己的观点或立场之后,则应撤销关注,不予置理,以免持续地上孩子的“当“。这样,父母的行为就不是在奖励或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,避免了孩子以不恰当行为来获得病理性满足。

 

  推而广之,让孩子不正确的行为获得成功,获得某种“好处”,这种不正确行为就会增强并重复出现。请记住,孩子使性子、发脾气、打滚、大吵大闹等,通常是一种挑衅性的行为,其目的就是要让父母生气或引起关注,或者转移自己的焦虑或责任。这个时候,无论是“妥协迁就”、“苦口婆心”,还是“打屁股”或“批评惩罚”,本身就是一种奖励行为。凡此情形,“不”字策略很重要,即不妥协、不对抗、不说服、不焦虑、不愤怒、不伤心,如此等等。取消关注和保持情绪平稳,或暂时不予处置,可能是父母们较为理性的选择。

 

 

版权所有 (C) 2021 成都市心灵空间文化传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.关于我们 | 服务项目 | 专家团队 | 联系我们
乘车路线:地铁一号线金融城站A出口前行300米左侧

蜀ICP备13020453号-1  网站建设:成都元鼎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