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心理咨询 | 成都心理咨询专家 | 联系我们
 

心理学知识

没有灵魂,只有交易——为何“苹果”会杀人

来源:管理员 发布日期:2017-12-12 浏览数:828 【收藏本页】

  

上海,女中学生集体援交,最小者不到14岁,最大者不过18岁;

安徽,17岁小伙子为买苹果iPad2而卖肾;

网上,90后女生微博上留照片留电话,愿以初夜换iPhone4

广州,16岁少女为买iPad2,辱骂并暴打妈妈,被妈妈失手闷死;

……

这些故事真是可怕。

更为可怕的是,或许,它们很普遍。我最近屡屡听到类似的故事,有朋友说她读高中的儿子追债一样要买iPhone4s,并且要立即买到,哪怕花2万元,哪怕去香港排长队,而且威胁说不买就不认父母。需要说明的是,该男孩有过iPhone一代和二代,也曾想要三代,但那时她明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,于是拒绝了他。

还有朋友说,他读初一的儿子暴力倾向很严重,稍不如意就会攻击他,常拿菜刀比划,而且真的拿菜刀追他,最后一刀砍在门上。

苹果的iPadiPhoneMacBook Pro笔记本和Mac台式机,我都有。它们很是精美,宛如艺术品一样,与其他厂家纯工具性的电子产品很不一样,令我有些着迷。

然而,拿肾换电脑,拿初夜换手机,拿性换奢侈品,以及为此对父母暴力相向……也太恐怖了吧。

  

这些孩子到底是怎么了?

对此,我在北京的心理医生朋友沈东郁在微博上解释说:

iPhoneiPad都是过渡客体,在他们眼中是爱的象征,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。得不到就意味着丧失爱,就要摧毁剥夺了他们被爱感觉的那个客体。这些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是非常低的,苹果产品在他们心中等同于幼儿睡觉时离不开的泰迪熊,只不过生理年龄决定了他们的力量远大于幼儿。

这一段话精当而到位,就是有不少术语,我解释一下吧。

客体对应的是自体,自体即“我”自己,而客体即与“我”建立关系的其他人乃至万事万物。

对于每个人而言,妈妈都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个重要客体,而承载母爱的其他客体即是过渡客体。

一些孩子,常见于幼儿,少年也有,他们会钟爱一个小枕头或小毯子,不让家人洗,脏了臭了都不让,如果家人偷偷洗了,他们会大哭,有时会哭晕。

如果细致回顾,家人会知道,这个小枕头或小毯子,妈妈曾与孩子一起共用过。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则说,它们有妈妈的味道。

由此可见,孩子迷恋这些小东西,其实是想抓住母爱的味道。

母爱是什么?

孩子哭,妈妈知道他是饿了,用乳房哺育他。

这一刻,母爱借妈妈的乳房而传递,妈妈的乳房就成了过渡客体。

孩子哭,他渴了,妈妈用奶瓶喂他水喝。

这一刻,母爱借奶瓶而传递,奶瓶成了过渡客体。

如此这般的情形无数次发生,量变引起质变,有一天孩子突然领悟到,母爱并不等同于乳房、奶瓶或其他,母爱是无形无质的。

有了这样的领悟,孩子就会放下对过渡客体的执着,或者说,对有形有质的母爱载体的执着。

也可以说,有了这样的领悟,一个孩子的心就被照亮了,他懂得了灵魂的真实存在。

然而,假若母爱的累积效应不够,这一领悟没有发生。甚至,母爱稀少,就会导致一个结果——孩子对有形有质的母爱载体非常执着。

最初,爱的载体都有照顾与陪伴功能,经典如泰迪熊,这是美国孩子最常见的公仔,毛茸茸地可以让孩子抱着,也可以充当孩子假想的玩伴与聆听者等。健康成长的孩子可能会对泰迪熊很有感情,但他们不容易痴迷,而太痴迷于泰迪熊的孩子,原因都可能是儿时获得的母爱太少。

《这个杀手不太冷》中,杀手里昂的“泰迪熊”是那盆植物,后来变成了同样缺乏爱的小女孩。

里昂为那个小女孩而死,可套用沈东郁地另一篇微博“为了得到爱,不惜一切代价!”

在这一点上,我们都是一样的,正如一首歌的歌名《死了都要爱》。

关键是,为什么而死。

里昂为小女孩而死,有了灵魂层面的味道。为电脑和手机而死,则显得可怜而可憎。

但这些故事其实是一样的。母爱获得太少的孩子,就会执着于母爱载体。既然母亲表达爱的方式给孩子买东西,而不是陪伴与细腻的关爱,那么孩子就没办 法发展到灵魂层面的爱,而是会执着于这些东西。先是很小的需求,一颗糖,一串糖葫芦,一个小玩具,最后则发展成手机、笔记本电脑,乃至其他。

最初思考援交少女的事情时,我脑海里跳出一个短句——“没有灵魂,只有交易。”

体悟到无形无质的爱,便会知道,爱是有灵魂的。但若体悟不到这一点,灵魂层面的爱就伦落为需求被满足的层面。满足需求,这总是要交易的,拿我所有的,换我所渴求的。

看不到灵魂的存在,我们就不知道自己的尊贵。身体是什么?肾是什么?不知道,体会不到,我只看到我的渴求,一部iPad2,它闪闪发光,具有无可匹敌的吸引力,啊,有了它,我太心满意足了……

看不到灵魂的存在,我们也不知道事物的尊贵。iPhone到手了,有形有质的美妙之物到手了,但那满足感,也就只是到手那一刻,很快的,它就消散了。

于是,有了iPhone一代,还要渴求二代,有了二代,还渴求更新的……

本文一开始提到的那些可怜的孩子们,他们常常还有一个可怜的命运——被指称“溺爱”坏了。

其实,并非是溺爱,而是缺爱。研究发现,孩子要形成稳定的安全感,需要一个条件——在3岁前,和妈妈生活在一起,没有严重的分离(超过两个星期的分离即为严重),而且与妈妈的关系有很高的质量。

如果深入了解那些被“溺爱”的孩子,你会发现,没有一个能满足这个基本条件。

达不到这个条件,孩子的心就难以发展到,真的体会到无形无质的爱,或者说灵魂层面的爱。

照顾中,需要时间与精力,或者说,需要心。

然而,只是给孩子一部iPad,这未必是有心。

我一位来访者,她觉得她基本满足了我刚刚所说的条件,但她的一开始如天使一般美丽而可爱的女儿,到了四五岁后变成了小恶魔,常常失控,激烈地攻击她和丈夫,主要是攻击她。

她从未和女儿有严重分离,她读了很多育儿书,尽可能用书上的办法与女儿相处,但却收获了这样的结果,令她绝望,甚至觉得生命都没了意义。

仔细地聊下去,发现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——她很少和女儿拥抱。这源自于她的童年,她10岁前没和父母一起生活,所以得不到拥抱,最后变成惧怕并抵制拥抱。

后来又发现一个问题,她是将育儿书上的办法当成“任务”来对待的。

如果给孩子喂水时就只是一个任务,那么就只有奶瓶这一过渡客体存在,而无形无质的母爱就没有传递。

明白这两点以后,她开始学习,用心对待女儿,将一切任务变成与女儿一起的玩耍。譬如洗澡,当只是任务时,女儿会抓狂,但现在她仔细体会碰触女儿的身体,和她一起玩耍,结果女儿会说,妈妈,多玩一会儿,妈妈,什么时候我们还这样玩啊?

这时,洗澡这件事也成了过渡客体。但这种有心地在一起,就是彼此驯养的过程。

果不其然,随着这样琐细时刻的累积,女儿的暴力倾向变得少多了。

沈东郁的说法很科学,而我一个朋友的说法很感性。她说,对妈妈的那种暴力倾向,就像是,想撕碎妈妈的这个僵硬的壳,看一看是不是有一个活生生的真爱自己的事物存在。

溺爱不是孩子的答案,狼爸虎妈更不是孩子的答案,答案在于心,在于灵魂。

 

版权所有 (C) 2021 成都市心灵空间文化传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.关于我们 | 服务项目 | 专家团队 | 联系我们
乘车路线:地铁一号线金融城站A出口前行300米左侧

蜀ICP备13020453号-1  网站建设:成都元鼎信息